贺善侃
“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是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契于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哲学命题。提出“两化”的初衷在于强调理论研究与实际行为的统一。如冯契在其晚年的《智慧说三篇·导论》中所说:“我在50年代提出了‘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这两句话,用以勉励自己,也勉励同学,用意就在于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就是说理论联系实际可以从运用理论作方法和运用理论来提高思想觉悟这两方面入手。”[1]以后,“两化”的内涵逐渐丰富,逐渐拓展,成为冯契智慧学说的核心内容,成为建构其哲学体系的基本原则。可以说,冯契正是按“两化”的原则为学、为人的。他本人就是践履“两化”的典范(不仅是为学的典范,也是为人的典范)。“化理论为方法”主要涉及辩证逻辑,其思想在冯契的著作《逻辑思维的辩证法》中得以充分阐述;“化理论为德性”主要涉及价值论,其思想在冯契的著作《人的自由和真善美》中得以充分阐述。本文旨在探讨“化理论为德性”这一命题在马克思主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理想、信念(信仰)是“德性”的两个重要环节
“化理论为德性”中的“德性”,主要指人生观、道德观;指人们据以指导道德活动的、体现人的内在本质的品格、品性。而理想、信念(信仰),则是“德性”的两个重要环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社会发展规律出发,为我们确立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人格。这一理想人格的确立达到了哲学史上的最高境界。而要把理想体现为人格,必须把理想转化为信念,就是使理想转化为一种稳固的、持久的意识,成为一种坚定的确信、一种念念不忘的追求,即一种信仰。
信仰是精神领域的最高主宰,是人们关于生命和宇宙最高价值的信念,是主体对于某种思想的真诚信服。它是一种附着于一定对象的相信心态。任何人生活在世界上,其思想和行为无时不受一定信仰的支配。
从理想到信念(信仰),是实现理想的首要前提。科学的理论,同时又是科学的信仰。当人们将得到科学证明的真理性认识转化为实践活动的指南,坚定相信已被证实的科学真理,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时,科学真理就内化为一种信仰。无疑,这种信仰不是盲目的,而是自觉的,是建立在对真理的自觉服从基础之上的。
科学理论不但给人类以行之有效的认识工具,而且往往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和奋斗旗帜。科学性和现实性是科学信仰的两个最基本特征。只有揭示了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立足当时的历史现状,根植于人类发展与进步的实践,并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不断为进步人类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所证实的理论,才能成为进步人类的科学信仰。
二、理想人格是德性与德行的统一
“化理论为德性”,实现完整的理想人格,必须处理好德性与德行的关系。德性与德行的关系即理论与实际、言与行的关系。完善的人格必须是言与行的高度统一。
德性是内蕴于人的行为和活动之中的一种体现人的道德的特质、品质、品性。德性一旦在人的行为和活动中表现出来,就是德行。所谓德行,也就是人的道德行为,指符合一定时期的社会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从德性到德行的过程可视作“德性的自证”。“所谓自证是我体认自己的德性”[2]。这里的“我”,是意识主体,也是道德主体;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体认”,就是“主体对自己具有的德性能作反思和验证。”[3]从德性到德行,就是“通过立德、立功、立言等创造性活动,德性经培养、锻炼由自在而自为”[4],而“主体的德性由自在而自为,是离不开化自在之物为为我之物的客观实践活动的”[5],“人们在实践和教育中认识自己和塑造自己”,反观自己“心口是否一致、言行是否一致”。这就是德性的自证。德性的自证不只是主观的活动,而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因为德性在实践活动中对象化、形象化了,有其客观表现,已是客观的“德行”了。“我”在德性的自证过程中,把内在的德性与客观的德行相联系,才有可能检验德性与德行,即言与行是否一致。“心口是否一致、言行是否一致”是自证德性的惟一标准。
德性的自证,首要前提是主体的真诚。德性自证的真诚原则要求为学与为人的统一。如冯契指出:“真诚地、锲而不舍地在言论、行为、社会交往中贯彻理论,以至习以成性,理论化为自己内在的德性,就成了自己的人格。当达到这样一种境界的时候,反映在言论、著作中的理论,就文如其人,成了德性的表现,哲学也就是哲学家的人格。”[6]为学与为人的统一,一指做学问目的与做人目的,即学术理想与人生理想的一致;二指自己研究的理论应渗透于自己的日常言行之中,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7]即,做学问和做人的态度、立场要一致,“哲学家不能嘴上是墨家的、至少是儒家的、道家的,行为却是杨朱一家派的。”[8]为学与为人的统一,是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者的最高境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确立崇高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学会独立思考,不唯书、不唯上;明确生活目的,努力做诚实的人。这就是“真诚”。
为保持德性自证的真诚,必须杜绝“欺骗、虚伪”的不真诚。诸如,在权力、金钱面前,不惜丧失人的尊严,丧失人格,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尔虞我诈,两面三刀,不择手段进行学术造假。这些“腐败学者”表里不一,言行相悖,以道貌岸然掩盖其丑恶的内心世界,这是一种严重的不诚信表现,与商家不讲诚信出售伪劣商品本质上并无区别。如果说商家不诚信只是影响到接受其服务的一小部分人,其危害性也仅限于造成消费者的不便甚至人身伤害;腐败学者因其作品的“光环”,其迷惑性更强,其危害性也就越大。
德性自证的真诚,并非轻而易举,需要经过刻苦的锻炼和培养。这是因为,其一,自证是主体的自觉活动,虽说人人都有主体自觉性,但真正要认识自我,却并不容易。人常常认不清自己的真面貌,或过高估计自己;或过于自卑,准确地作自我评判是极其不易的。需要经历一个锻炼、修养的过程,经历一个反复比较的过程。故曰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其二,德性自证的真诚,需要破除来自外界的种种蒙蔽。当今,尤其不能盲目地追随世俗。世俗,即时尚,当今社会风俗习惯之称谓,可引伸为当今流行观念、时兴做法、思想潮流等。当今世俗熙熙攘攘,五花八门。其中,反映时代趋向、体现社会进步和高尚道德风貌者有之;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和党性原则,反映封建观念和资产阶级腐朽思想者也有之。保持坚定的操守,就必须在纷杂的世俗包围中管住自己、把握自己,保持敏锐的政治嗅觉,善于区分本质与现象、主流与支流、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善于辨别风向,顶住逆风。同时,还要有超乎世俗的眼光,能站在崇高理想和信念的高度,把握社会、人生的大目标,以至在世俗中不失去主心骨,不被世俗的东西搅得心神不宁;并善于驾驭和改造世俗,努力塑造体现社会进步、符合进步人类利益的时尚。有了这种德性自证的真诚,才能坚持正确的方向,顺境时不骄不躁;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
德性自证所要经历的培养和锻炼过程,是“躬行”的过程。这里所说的“躬行”过程,正是从理想到信念即信仰,再到习惯;也即德性内化为主体的自觉言行的过程。这是化理论为德性的必经途径和环节,也是化理论为德性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习成而性与成”的境界。即:经过长期的磨练,对客观对象规律性的领略和把握达到了驾驭自如、炉火纯青的高度,似乎成了我之理性所固有,天道和人性融为一体,成为主体的习惯。可以说,这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化理论为德性”的最高境界。
三、马克思主义教育的落脚点是化理论为德性
“化理论为德性”,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升全民思想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根本宗旨,即落脚点就在于化理论为德性。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既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论。它在推进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积极改造着人们的主观世界,包括指导人们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认识世界;用正确且科学的理论指导主观世界的完善和人的全面发展等。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归根结底是要推进广大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进而为提升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奠定基础。可以说,推进理想人格的塑造,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目标。“化理论为德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高境界。
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途径之一的“化理论为德性”,应是面向“大众”即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群众性这一本质特征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立足于社会实践,而社会实践的真正主体是人民群众,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这就意味着,从本质上说,马克思主义就是面向大众的;也就是说,有生命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学说,必然具有向人民群众,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敞开的趋势,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众化趋势。因而,“化理论为德性”,理想人格的塑造,人人有责。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马克思主义教育、突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使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把“化理论为德性”作为自身的重要任务,把培养学生的德性即理想人格作为根本宗旨即落脚点。
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德性即理想人格应从信仰、责任和诚信三方面入手。
首先是信仰,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当今大学生在信仰问题上存在着两种值得注意的不良倾向。
一是热衷于“实惠”,缺乏远大理想、抱负的倾向。
据东华大学抽样调查,在理想信念的具体内容上,当今不少人的人生目标更多的是为家庭或个人带来幸福,可观的收入、成功的事业是理想信念的首选内容,而对社会、国家的担当想的不多。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在选择信仰上,首先是考虑信仰对于现实生活的利弊,其次是对个人利益的考量,最后才是对社会理想的兼顾。
二是对真理“羞羞答答”,对错误思想不敢“亮剑”的倾向。
一个时期以来,社会上出现了“真理不敌歪理”、“正义反遭嘲讽”的不正常现象。比如讲信仰、讲真理,本是正义所在,但在一些人嘴里却成了“笑料”;讲正气、护公义,本是社会公德,但在一些人那里却成了“禁区”。与此相反,一些违背核心价值观的灰色段子和歪理却灼热炽烈,俨然成了一种氛围、一种气场。这种情况直接威胁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履。
其次是提升当代青年社会责任的价值引领。
当代的大学生直接承担着振兴中华民族伟大事业的重大历史责任。然而,东华大学抽样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尽管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心,但缺乏应有的社会担当意识。主要表现为:
其一,缺乏缺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调查数据显示,对待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大学生群体中想要“努力去改变世界”的实属少数,“义愤填膺”者比之稍多,认为“自己的力量改变不了”的占最大比例。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学生缺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从我做起”的紧迫感,而更多的只是无可奈地接受和抱怨的愤青。
其二,对社会问题的漠然态度。东华大学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在当今大学生群体中,有相当部分人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不良现象虽然表示谴责,但或漠然置之,或高高挂起,有的非但不抵制,反而千方百计去效法。如谈到对网络不道德行为(如乱发污秽视频、诽谤他人等)如何看待,尽管75%的人表示应该受到谴责,但竟然还有18%的人表示“不怎么关心”,7%的人表示“没有仔细想过”。在调查数据中,不反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则高达121人(共311人)。
难怪当问及“对于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缺失现象严重程度”的看法时,311名被调查者中只有8人觉得不严重,绝大多数被调查者“严重”或“一般”。
再次是提升当代青年诚信的价值引领。
诚信观是贯穿于社会主义荣辱观之中的一根主线,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道德取向。对于个人而言,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是每个人都应有的基本品质。因此,诚信当然是培育和践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然而,据调查数据,大学生被调查对象中对自己的诚信度“很有自信”的仅占百分之三十,有近百分之二十的人处于诚信危机边缘,百分之五的人则是几乎不讲诚信。据调查,在大学生最常见的诚信问题中以考试作弊和论文抄袭最为突出,分别占约52%和27%,而小偷小窃和欺骗他人的行为较少。
凡此种种,均说明,德性教育极为重要。高校思想理论课有必要承担起这一重要使命。
注释:
[1]冯契:《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版,第20页。
[2]同[1],第447页。
[3]同[1],第441页。
[4]同[1],第447页。
[5]同[1],第444页。
[6]同[1],第22页。
[7]彭漪涟:《化理论为方法 化理论为德性——对冯契一个哲学命题的思考与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8页。
[8]冯契:《智慧的探索·补编》,华东师大出版社1998年版,第567页。